電影《簡愛》觀后感 自由和尊重是愛情的前提
這部電影和原著的內容基本上是一致的。電影是不同于文本的視覺藝術,所以在影片中用了插敘和倒敘的方式來講訴簡•愛的故事。但是這不是我想要論述的重點。由于兩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的不同,差距自然存在。我更關注的是原著中對簡•愛的個性描述在影片中的展現(xiàn)。
這部影片我之所以推薦也在于此,它對簡•愛這個人物的刻畫還算是原汁原味。十八、十九世紀的英國,整個社會還是很封建,對女性的束縛、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還是很嚴重。而在簡愛身上就體現(xiàn)著這種反抗性,對男權的反抗,對不平等的社會的反抗,在書中這方面的內容體現(xiàn)得更為突出。但是在影片中,這方面的內容展現(xiàn)得稍弱,不注意會理解為只是一個愛情故事而已。簡愛與羅徹斯特之間的愛情,是不能與我們現(xiàn)在所理解的愛情畫上等號的。它帶有尊嚴和自由的印記。
也許會有人不理解,如果愛一個人不應該是在對方最需要自己的出現(xiàn)嗎?為什么簡愛在了解羅徹斯特的痛苦之后卻選擇離開?前一問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要出于適當?shù)那榫持?。簡愛如果選擇留在羅徹斯特的身邊可以說,她是很愛對方的,可是她將失去自由和尊嚴。在那個時期的英國是一夫一妻制,所以她將無名無分。這也意味著失去自尊。眾所周知,結婚之后,女方將改成男方的姓氏,這種舉動也意味著失去自由。簡愛并沒有逃脫出世俗的框架,雖然她力圖追求和男性一樣的平等,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她還是讓步了。所以她所能做的只是逃跑。當圣•約翰要求娶她妻子的時候,她最終逃不過自己內心的沖動,回到羅徹斯特身邊,但是這次她可以放心的在愛人身邊,因為對方已經一無所有,甚至殘疾了,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們是平等的,是彼此需要的。羅徹斯特的妻子自殺了,對他們來說世俗的障礙已經消失了。
自由和尊重是愛情的前提。這是他們之間的愛情教會我的東西。也是這部影片給我的最大收獲??傉f二十一世紀是民主和開放的時代,可是每天都會出現(xiàn)的各種離奇古怪的新聞,讓我不得不說,這個時代的女性更加作繭自縛,更加封閉和軟弱。夏洛蒂•勃朗特所處的那個時代,女性正在積極爭取自由和解放,而幾百年后的女性反而追求依附于男性的生活。這是歷史的反復性嗎?
這個時代的確很開放,所以找不到道德標準;這個時代也很寬容,所以各種人都有解脫的借口。但是隨之而來的是信任的喪失,真愛的泯滅。很多人痛恨小三和情人,很多人都不會對這種人投入真正的感情,所以他們也采取相應的對策,為自己的后半生攫取更多物質上的保障。當大家撕破臉的時候,美其名曰“各取所需”。難道小三和情人就沒有真心嗎?當然不是的。就拿現(xiàn)代畫派的鼻祖畢加索來說,他可是情人滿天下啊,雖然這樣講有點夸張,但事實上他的情人真的很多。但是他的情人即使是無名無分也是心甘情愿和他在一起,為他生孩子,即使她什么都得不到。甚至最后連對方的真心都失落了。如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與愛人波伏娃,一生維持著朋友兼戀人的關系。這是一種無形如蜘蛛網的關系,沒有自尊和對自由的渴望,如何可以維持?
不是因為他們是偉人所以可以做得到,而是他們做到了,所以更加偉大。如今中國有很多人看似很開放,追求男女平等,追求愛情的開放和自由,卻沒有抓住它們的精髓,東施效顰,越走越遠?,F(xiàn)在的女性有什么資格說沒有能力獨立、自尊和追求自由,現(xiàn)在的社會在法律上、在輿論上都是提倡民主和自由的。比起那些女性抗爭的年代已經好得太多了。
不能單純責備如今男人的花心和控制欲,也不能單純地譴責潛規(guī)則,孤掌難鳴,有人愿意助長風氣,也是無可奈何。想要改變這種情況,還是得消除這種風氣方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