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1)
今晚,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中華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學家于敏;有為了山區(qū)孩子的前途而放棄優(yōu)越條件去艱苦的地方教學的朱敏才、孫儷那夫婦;有堅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黃張紀清;有跟聽力障礙的兒子同桌16年的母親;也有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犧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讓我最感動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黃張紀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這是一個光榮的職業(yè),同時也是一個極其危險的職業(yè),木拉提跟他的同事們每天有任務,每天都不分晝夜地工作。因為他們在新疆,眾所周知,新疆是暴恐分子的根據(jù)地,所以有很多暴恐分子以及各種各樣的壞人,每年都有許多無辜百姓受到傷害,但因為木拉提以及他的隊伍,使得老百姓能在這里安居樂業(yè),雖然木拉提他們很可能在某次任務中殉職,但他們依然不畏犧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許多戰(zhàn)友都因為執(zhí)行危險任務而犧牲離開了我們,但木拉提依然為了和平與暴恐分子勇敢戰(zhàn)斗著。
還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動的人物炎黃,炎黃的真名叫張紀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為孤兒院,學校,災區(qū)捐贈了許多資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黃的化名填匯款單。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為了捐款,賣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里,默默地堅持做好事。因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黃,人們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14年因為他在銀行匯捐款時摔倒被送去醫(yī)院,人們看到他撒落地上的匯款單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黃。三十年來,他一共捐了幾十萬元。當主持人問他每次捐款時都怎么想,他卻說:捐款只是一個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他讓我倍受感動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卻從不留名,其實他的真名是張紀清,正如主持人給予他的頒獎詞:是一個善良的背影,匯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國人熟悉的兩個字,掩蓋半生的秘密,你是紅塵中的隱者,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愿,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炎黃不是一個名字,是一脈香火,你為我們點燃。
看完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他們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卻又那么偉大,他們值得我們敬佩,我們都應該學習他們,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社會貢獻出應有的一份力量!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2)
黃文秀,女,壯族,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田陽區(qū)巴別鄉(xiāng)德愛村多柳屯人,20__屆廣西定向選調生、北京師范大學法學碩士。本科就讀于山西省長治學院。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委宣傳部副科長、派駐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第一書記。
20__年3月26日,黃文秀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樂業(yè)縣新化鎮(zhèn)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__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從百色返回樂業(yè)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年僅30歲。
黃文秀是20__年北京師范大學哲學院碩士畢業(yè)生,面對精彩的世界,這個從山村走出來的女孩作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選擇,她決定回到家鄉(xiāng)支援建設,20__年擔任廣西百色樂業(yè)縣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家庭并不富裕,父親身患重病,重重壓力之下,黃文秀總是樂觀開朗、積極向上。
從進村開始,黃文秀就努力融入當?shù)厣?,挨家挨戶走訪,學會了桂柳方言,一年多時間,她幫村里引進了砂糖橘種植技術,教村民做電商;協(xié)調給每個村建起了垃圾池。在黃文秀任上,百坭村103戶貧困戶順利脫貧88戶,村集體經(jīng)濟項目收入翻倍。
黃文秀駐村筆記中寫道:“每天都很辛苦,但心里很快樂?!?20__年6月17日凌晨,黃文秀遭遇突發(fā)山洪不幸遇難,年僅30歲。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3)
他是功勛卓著的革命功臣,14歲參軍,身經(jīng)百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在朝鮮戰(zhàn)場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頑強不屈的生命斗士,18歲重殘,以驚人的毅力,實現(xiàn)了生活自理,主動放棄榮軍院的特護待遇,回到家鄉(xiāng)參加生產(chǎn)建設;他是一心為民、無私奉獻的帶頭人,24歲擔任村支書,帶領群眾治山種樹,打井修渠,架電辦學,一干就是25年,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當時全鄉(xiāng)的先進村;他是當代中國的保爾,49歲離職后,以特殘多病之軀,創(chuàng)作出版了長篇自傳體小說《極限人生》和《男兒無悔》。這個人就是朱彥夫,一個身體殘缺,卻又無比健全高大的人!
事跡報告會上的每一個人都給我們展現(xiàn)了朱彥夫的一個側面:他是黨支部書記的好榜樣。他是永遠的戰(zhàn)士。他是父老鄉(xiāng)親的貼心人。他是兒女心中的明燈。他是精神高地的堅守者。而這些連起來就是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朱彥夫。生命不息,奮斗不止,以苦為樂,朱彥夫創(chuàng)造了人生一個又一個奇跡。
當黨支部書記的25年間,他自掏腰包辦夜校、自當教員教群眾識字,興辦學校、發(fā)展教育事業(yè);他興修水利、平坡造田、種植林果,修路架電、發(fā)展農(nóng)業(yè),帶領群眾走上致富之路;他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堅持特殊家庭每個成員不搞特殊,常常傾已所有接濟病困群眾。他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干部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是要一心為群眾著想、為百姓謀福的諾言。無論是在與敵人拼殺的戰(zhàn)場,還是與命運搏斗的人生戰(zhàn)場,還是與自己較勁親筆寫書,他都是一個永遠在廝殺的戰(zhàn)士。在他身上散發(fā)著為國家為人民的利益甘愿犧牲的凜然正氣,體現(xiàn)著一個特殘軍人自強不息、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精神信念和奮斗歷程!
感動之余,我們應該是思考如何向朱彥夫學習,以他為榜樣,開始拔高自己人生的高度。我要像他那樣,牢固樹立宗旨意識,時刻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想群眾所想,幫群眾所需,從實際出發(fā),真抓實干,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圖虛名,不辱使命。我想,我們要像他那樣,胸懷遠大理想抱負,不畏艱難,勇于拼搏,敢于擔當,書寫精彩人生。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4)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__頒獎典禮》終于在20__年2月8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制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边@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
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么大的正能量。觀后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跡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著。
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看后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xiàn)在過上了幸福安穩(wěn)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么,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
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斗,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5)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名單出爐了,身患絕癥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等當選。畫面中那一幕幕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感人至深的熟悉背影,那一個個激動人心、勵志人心的身邊故事,就是當下中國奮進時最鮮明、最真實的寫照。鏗鏘穩(wěn)健的奮進腳步,真情滿懷的人間煙火,在這背后是永遠讓我們走向勝利的“偉大力量”。
這力量是“歷久彌堅”的信仰。信仰是靈魂,是支柱。俄國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深刻地改變了中國的命運。自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扎根,一代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歷經(jīng)流血犧牲,艱苦實踐、探索、發(fā)展,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創(chuàng)舉,展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真理力量。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的、人民的、實踐的、開放的理論,指引著我們前行,取得了讓世人贊嘆的偉大成就。也正是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堅定,才涌現(xiàn)出了一批批時刻感動著我們的`人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百年崢嶸,歷久彌堅。有信仰就有情懷,就有擔當,就有力量。信仰越是執(zhí)著,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偉大征程中越是能無我、忘我,越是能沖得出、豁得出,越是能總攬全局、協(xié)調各方,形成眾志成城的強大能量。
這力量是“堅若磐石”的信念。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志向是克服艱難險阻、抵御腐蝕誘惑的“法寶”。志向遠大者,能登高望遠,站在時代發(fā)展潮流最前沿,不畏浮云,腳踏實地,經(jīng)受住任何考驗和磨難。我們正是有了共產(chǎn)主義這樣的遠大理想和信念,才鑄就了無數(shù)響徹在中華大地上的“感動”,同時不斷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建設共產(chǎn)主義需要一棒接著一棒地接續(xù)奮斗。只要是“向上”,就要去戰(zhàn)勝“阻礙”,就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挑戰(zhàn),未來,還會遇到更多更大的戰(zhàn)斗,我們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信念是燈塔,需要凝心聚力,一心一意地朝著它駛近。我們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任何風雨面前安然如山,永遠做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
這力量是“更加美好”的信心。一切發(fā)展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為民。人民群眾越來越幸福,就是我們拼搏的最大底氣。人民群眾對更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拼搏的唯一目標,“感動中國”的榜樣們用行動踐行的正是這樣的信心和責任。其實,還有無數(shù)黨員干部正用辛勤和汗水把人民群眾心中的“美好憧憬”耕耘成人民群眾現(xiàn)實的“美好生活”。對于黨員干部來說,再也沒有什么比讓人民群眾滿意更鼓舞人心的了,我們要把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化為不懈的行動力、執(zhí)行力、創(chuàng)造力,不斷去跨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讓人民群眾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讓人民群眾的信心始終成為我們的力量之源。我們還要通過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純潔性、先進性和時代性,使黨帶領人民攀登的腳步更加豪邁。
體悟是為了更好地前進。只要我們始終堅定信仰信念信心,激發(fā)信仰信念信心的“偉力”,就能書寫出更多感人故事,就能答出更好的時代答卷,就能實現(xiàn)偉大夢想!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6)
今晚,我觀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在這次的頒獎典禮中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大家,感動中華兒女。
在感動中國節(jié)目中,帶領科學家團研究科學家于敏;已退休外交官、放棄在城市生活、到貴州山區(qū)支教朱敏才、孫麗娜夫婦;帶領鄉(xiāng)親們啟程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巨大奉獻的趙久富;為災區(qū)捐款不愿意留真名的普通市民張記清;為了自己兒子跟其他小朋友一樣能唱歌、跳舞,付出了很多母愛陶艷波等。我印象最深的是陶艷波。
陶艷波每天從早到晚,幾乎都要陪伴在兒子楊乃彬一起學習。因為有一次發(fā)高燒導致耳膜出血,失去了聽力能力。這給陶艷波和一家人很大打擊。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走過很多的地方,但醫(yī)生的結論始終讓他們失望。她給兒子去學唇語,然后一點點地教兒子說話、識字。就這樣,陶艷波辭職陪著孩子一起上學,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母子一起學習。經(jīng)過不斷學習,楊乃彬也能比較正常地和人交流。現(xiàn)在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來回報幫助他們的人。
看完這頒獎典禮,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平平凡凡的人,經(jīng)過一點一滴,也能變得很偉大,我們要向他們學習,應該做出對社會有用的事,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著我們,也感動著他人。
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國夢,感染我們視覺,給我們心靈上的洗滌,精華我們的心靈。為了中國夢的實現(xiàn),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讓我們實現(xiàn)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感動中國夢。
2023感動中國作文素材(篇7)
今晚,《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央視新聞客戶端等平臺播出。盛典以“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為核心主題,全面展現(xiàn)中國人所經(jīng)歷的波瀾壯闊的2021年。其中,蘇州籍兩院院士顧誦芬當選2021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顧誦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蘇蘇州人,1951年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航空工程系。現(xiàn)任中國航空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中國航空研究院名譽院長。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榮獲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顧誦芬院士是著名的飛機空氣動力學家,是我國高空高速殲擊機的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他主持建立了我國飛機設計體系,主持研制的型號開創(chuàng)了我國自行設計研制殲擊機的歷史,顧誦芬院士先后參與主持了殲教1、殲8和殲8Ⅱ等機型的設計研發(fā),曾任殲8副總設計師、殲8Ⅱ總設計師。由于對殲8系列飛機的重大貢獻,顧誦芬院士被譽為“殲8之父”。1991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
顧誦芬父親顧廷龍和母親潘承圭都出身于蘇州名門望族,舊居在望星橋。顧廷龍逝世后,顧誦芬按照父親臨終前“將藏書一部分捐贈母?!钡膰谕校謨纱螐谋本3痰教K州,把父親生前收藏的4000冊(套)珍本、孤本、善本藏書捐贈給蘇州一中。為此,蘇州一中專設“顧廷龍贈書珍藏室”。2019年8月,“清芬可挹:兩院院士顧誦芬”展在蘇州美術館舉辦,展出了顧廷龍、顧誦芬兩代名人的手跡、圖紙手稿、工具儀器等90件實物原件,以及成績單、珍貴照片等66件文獻資料,真實再現(xiàn)了顧誦芬院士從江南文化望族走向我國航空科研尖端的砥礪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