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讀書筆記
《道德經(jīng)》是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xué)作品,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學(xué)思想的重要來源?!W(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guī)砹恕独献印?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參閱。
《老子》 讀書筆記篇一作為充分體現(xiàn)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神韻的《道德經(jīng)》,用不多的字數(shù),闡述了道家對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產(chǎn)生、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及社會觀、人生觀的基本思想。雖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詩體的語言,有些晦澀難懂,但用“博大精深”來形容它絲毫也不過分。
我對《道德經(jīng)》的理解主要是講求“無為”,“尊重規(guī)律”。
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笔钦f作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語言來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懊擅浅C?。”說的是可以稱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盁o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笔钦f天地剛剛呈現(xiàn)時是沒有名的,萬事萬物逐漸出現(xiàn)時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經(jīng)常在沒有欲求時來探究它的奧妙,有的時候探究它的倪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笔钦f有和無這兩方面都同出于道卻有不同的名稱?!巴^之玄”都同樣可以被認為深遠微妙,難以把握?!靶中?,眾妙之門?!边@里指的是這種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奧妙的門徑。
這一段作為《道德經(jīng)》的起始,詳細闡述了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對規(guī)律的理解。在《道德經(jīng)》里,道指的就是規(guī)律。而道家思想對規(guī)律的最根本的見解就是“規(guī)律是自然的,變化的,不為人所控制的。”對待規(guī)律的根本態(tài)度是“充分尊重規(guī)律,然后才是利用規(guī)律?!边@是一種非常樸素的辯證思想。全面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探索與思考,而這種探索與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計劃、有科學(xué)根據(jù)的,它不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思想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也遠遠超出了中國的范圍。
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認為堅持按規(guī)律辦事,一切都會順利,而違背規(guī)律會得到大自然的懲罰。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這樣闡述的:“昔之得一者”古來大凡按規(guī)律辦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這句話承接上句舉了很多例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證明尊重規(guī)律的好處。上天尊重規(guī)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規(guī)律可以安寧,神靈尊重規(guī)律可以帶來安寧,河流尊重規(guī)律可以水滿,自然界萬事萬物尊重規(guī)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規(guī)律就可以得到天下?!捌渲轮蓖贫灾!疤鞜o以清,將恐裂;地?zé)o以寧,將恐發(fā);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正,將恐蹶?!闭f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會爆裂,大地不安寧就可能會塌陷,神明不顯靈就可能會消失,河流沒有水就可能枯竭,萬事萬物不能生長就可能滅亡,君王不能統(tǒng)治天下就可能顛覆。“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彼愿毁F以窮賤作為根本,高貴以低下作為基礎(chǔ)。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X,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這局是舉例說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說侯王都用孤、寡、不X這類貶義詞自稱。這難道不是以賤為根本嗎?難道不是嗎?“故致數(shù)輿與輿。世故不XX欲如玉,XX如石?!边@是對上面的申論與例證的總結(jié),說的是所以最高的榮譽就是沒有榮譽,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樣美麗,像石頭那樣堅硬。
由此可見,以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學(xué)派對規(guī)律是十分尊重的,這在幾千年前的中國是很難能可貴的,這種辯證法雖然很不健全,但卻具有非常強的科學(xué)性,這對現(xiàn)在我們的唯物論十分有幫助,為后來人們對唯物論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個十分堅實且廣泛的基礎(chǔ)。而且,從這一段中,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對無為的崇拜。
在現(xiàn)實和一些文藝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們虛幻而飄渺,空靈且高傲。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飄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種無為。
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智?!彼哉f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讓人謙虛,讓人博學(xué),減弱人的志向,增強人的體魄,讓百姓沒有知識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為,以自然無為的態(tài)度治理天下便沒有做不好的事。
關(guān)于無為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在《道德經(jīng)》第七篇里舉了一個例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疤扉L地久。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币馑际钦f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所以說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嗎?所以才能構(gòu)成就了他自己。
無為是一種心境、一種修養(yǎng),是辯證的。站在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的角度,向社會推廣無為,有助于國家的穩(wěn)定,但如果站在歷史發(fā)展的高度,片面的無為是無助于人類的進步的,所以對于當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來源于公務(wù)員測試網(wǎng)--文秘頻道的無為論應(yīng)該以辯證的方法,一分為二的看待,“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待競爭,我們要敢于去迎接挑戰(zhàn),對待失敗和不平等我們要報以一種平常心,用合適的方法去改變或適應(yīng),而不去盲目的爭魚死網(wǎng)破。這樣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終的成功,只有厚積才會勃發(fā)。同樣,“無為”用在當代待人處世上就是要對人寬容?!昂<{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則剛?!?/p>
《道德經(jīng)》是一部中國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啟蒙巨著,拉開了從古至今幾千年來人類對自然規(guī)律進行探索的序幕。辯證的去看待它,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對我們?nèi)松闹笇?dǎo)是大有裨益的。
《老子》 讀書筆記篇二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說的但是所說的不是道本身。就像我們可以說一個姑娘長得漂亮但是具體漂亮我們可以說這個姑娘皓齒明眸,膚白貌美,豐乳翹臀,但是我們所說的那個姑娘在每個人想象中又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自己也是在想的,地球外邊是太陽系,太陽系外邊是銀河系,銀河系外邊是總星系,總星系外邊是什么呢,我一直沒有辦法理解的那個宇宙,也就是先于宇宙就有的那個東西叫做道。就好像我自己理解的上帝不是____中的上帝,但是我權(quán)且將其命名外上帝,為了好稱呼。
有名講的是那些能夠用邏輯講清楚的東西,是有形的可分的或清晰可辨的,無名者反之。我所理解的意思就是說那種東西是冥冥之中存在的就像命運一樣。你說有沒有命運我相信是有的。為什么我生出來不是一篇樹葉或是屎殼郎而是一個人,一個右胳膊有退四肢健全頭腦也不是偏離正常的人,從小到大沒病沒禍,生活在一個小康家庭,為什么,我覺得就是命。
道這個東西有時候指生路、正確的行為方式與成功的行為方法。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當人們認為的美成為一種普遍認為的美的時候,就不好了。首先在這里涉及幾個問題,美這些東西有標準么?當然沒有,如果說有,那么你說是誰定的,那個人的標準一定對?顯然不可能,對吧。其二對美的認識本來就是一種灌輸?shù)母拍?,像唐代以胖為美。其實現(xiàn)在的美的標準越來越接近西方,而且美的標準大多還與功利的生殖有關(guān)系。同理這兩句史記上再講政府的行為容易犯一刀切,其實不只是政府,班級管理也是這樣,同樣每個人也都是一樣的。
關(guān)于有無相生,難易想成,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的。我覺得老子的意思是,真是因為有不善,我們才知道什么是善,正是因為長我們才知道短,所以我們想要認識什么事短,我們就要有長的東西。老子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相反相成的,有好才有差,有黑才有白。同時世間萬物又有一種向相反方向轉(zhuǎn)化的一個過程
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是不打擾自然的為。
我覺得老子這句話講得很好,叫什么呢,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讓民眾生活的好而不從中謀取私利,做事兒不恃指卡人,功成身退,有多少人做的到,現(xiàn)在小到連取個駕照這樣的小事,我都要卡一下,你給禮我才給你證,有一點點的權(quán)力就是了不得,就要謀私,上行下效,整個社會都是烏煙瘴氣的。
關(guān)于有道之君行無為之事,我是這么看的,有道的君主知道要無為,無為是有道的表現(xiàn),你就不去干涉別人,這是對民眾最好的教化,上行下效,他自己也知道要不去干涉別人。
不尚賢,使民不爭。鄢圣華是這么看的,他說因為尚賢的話確定賢不賢的標準時在當權(quán)者的手上,這就會導(dǎo)致人都是去討好當權(quán)者而不是提升自己的品德與才能。在這里我不這么看,我覺得適應(yīng)時代的變化的話,賢能肯定是要由當權(quán)者來定的,比如現(xiàn)在轉(zhuǎn)基因的問題很嚴峻,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那么我就發(fā)布消息,我認定懂這方面的是人才,而把之前懂什么怎么殺蟲的不定為人才,這樣是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但是這邊又有個問題,就是他這邊的賢就是主管意義上的賢能,這個觀點出現(xiàn)我認為一定是沒有考試制度出現(xiàn)導(dǎo)致的,追求賢能統(tǒng)治,這肯定是沒有問題,就像柏拉圖認為需要有哲學(xué)王來統(tǒng)治,但是對精英層的認定有誰來確定這就是一個問題。但是這一塊就可以講得是現(xiàn)在很多的自主招生上面的徇私舞弊。
我覺得老子講得虛心實腹、弱志強骨,這幾點做到的統(tǒng)治者簡直是無懈可擊。自己身體強壯那是革命的本錢,沒有欲望就無欲者剛,無為而治,多么厲害。
老子將道比喻為深淵,我覺得有幾點意思,一個呢就是道無處不在,人離開道就像魚離開水,除非是死了,還有順水活得舒服,逆水也可以活,只是累一點。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這句話中是由有無轉(zhuǎn)換的,有時候我們?yōu)榱擞芯鸵獰o,我們?yōu)榱藢W(xué)到更多的知識,我就要去保持一種無知的追求知識的狀態(tài)。我們?yōu)榱顺愿嗪贸缘?/p>
老子說道淵兮似萬物之宗。這一點我覺得也是老子書中很重要而且貫通的一個觀點。到究竟是什么道就像魚處身的水,他就在你身邊 就在整個世界中,但是因為他就在你身邊所以你感覺不到他的存在,你也不能完完全全的描述道究竟長什么樣。但是描述不出道是什么樣子不能說明道就不存在,相反道是無處不在的一樣?xùn)|西。你生活在其中你感覺不到,但是你一旦離開了他,就意味著你離開了這個世界,你不存在了。妄圖否認這個道的存在是沒有意義的。相反的我們不能道明講明這個道,但是要去體會他,然后做出符合道的行為。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著講的就是我們要與周圍人打成一片,而不要自恃清高,但是打成一片并不是說你是要與周圍的人同流合污,相反的是你要堅持自己的底線,同時將一身浩然之氣去改變周圍的黑暗。很多的時候我自己也會犯這個錯誤,自己有時候就是有些自恃,然后總覺得道不同不足與謀,所以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我與你割席而居不愿意交往,但是這或許如老子所說不是一種明智的抉擇。就像《紅樓夢》中的兩個性格差異很分明的兩個人物,一個是黛玉一個是寶釵,兩個人都是一樣的有才,但是黛玉有才就顯得刻薄,對待下人不好,處事的時候也是過于偏狹,不能容人。所以就顯得不是特別好相處,我這里不論人的品質(zhì),就看人好不好相處,從這里看,可見老子所說的和光同塵是一種交往的大智慧。
老子說圣人不仁,意思是有道之君不是從仁出發(fā)的,在這里其實一開始我是存有很大疑問的,就是仁才是有道之君應(yīng)該做的。但其實老子拒絕仁的意思,就是因為字啊現(xiàn)實中仁往往是被濫用了。就像法國大革命的時候,一個被送上斷頭臺的貴婦在臨死前說了一句振聾發(fā)聵的話,正義,多少罪惡假汝之名。換到這里來也是一樣的,統(tǒng)治者往往借著仁義的名聲來實行不義之政。拿著仁義來壓制百姓,擴大權(quán)勢。這一點在父母身上也是一樣的,父母有時候也會借著所謂的愛來決定孩子的事,比如婚姻大事,這些事完全不能只有父母來決定,但是往往父母認為這么做對孩子是好的,可誰知,這卻造成了孩子一生的不幸福。所以出發(fā)點是好的事結(jié)果不一定往往是好的。好心也會辦壞事。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在名利方面一直告訴我們要退,而功成身退的這個觀點也是老子藝術(shù)中出現(xiàn)了三次。為什么講功成身退呢,因為資源總是有限的所以資源的分配總是會產(chǎn)生矛盾,所以要與別人好好相處的話,就要退一步,功是你的,但是怎么論功行賞是別人的事,如果你在這方面很在意的話往往會引發(fā)矛盾,甚至可能原有的名譽與賞賜都沒有了。但這并不是說就是讓別人隨隨便便行賞,這需要社會建立一種良性合理的機制,使得社會能夠良好的運轉(zhuǎn)。字啊這方面,我覺得現(xiàn)在的食品懲罰機制不夠合理,所以食品安全的現(xiàn)狀堪憂,但是關(guān)于食品安全不是說就是這么樣了,我們要致力于通過法律,來實現(xiàn)這方面的進一步發(fā)展。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老子在書中多次提到了一種像嬰兒一樣的狀態(tài)。那么那究竟是一種怎么樣的狀態(tài)。我認為是一種原初,也就是樸的狀態(tài)。很多時候在所謂的江湖中浸淫很久之后就會失掉了那份赤子之心。我們不敢該說就說該笑就笑,有什么都藏著掖著,有愛不敢表達,有恨不敢揮拳。處于一種死氣沉沉的狀態(tài),沒有一種生活的熱情,我們心中裝了太多欲望,太多齟齬,畏手畏腳,這都是老子不希望我們有的。所謂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講的也是這個東西。每天都能對四周的事保持一種充分好奇的狀態(tài)那是多么難的事。而且嬰兒有一種不被外界打擾的能力,因為他所知道的了解的就是他自己的愿望。
生而不恃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關(guān)于這個我覺得對現(xiàn)在的中國很有借鑒意義。現(xiàn)在中國 的狀態(tài)就是你只要有一點的權(quán),我就要卡你,我就要弄點賄賂。著真是一個陋習(xí)。所以老子告訴我們即使我們幫助了他人也不要報酬,我們做事不要卡別人,我們隊別人要有約束,但是約束不能多。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老子在他諸多篇章中講了很多關(guān)于有無的辯證觀。就像這篇中所寫的那樣,一個房間正是因為他是空的所以才是有用的。所以老子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想達成一個目標往往要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待與處理。我們想要學(xué)到更多的知識,你就要保持一種謙卑的姿態(tài),你想要得到榮譽,那么你就要不爭榮譽,不然反而會自取其辱。所以想想吧,有時候一條路走不通了,就換一個相反的方向去走走試試看。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又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其實如果真的那么一想的話也對,人活一輩子沒有必要爭這個那個的,有什么能夠比你的身體還重要相必是沒有的,那么活著就是最重要的,我們要雪狐惜命,不但惜自己的命,也要惜別人的命。但是在這里我就有別的問題,那就是很多時候我根本不會按照明天就回暴死那樣的去思考問題。如果我現(xiàn)在知道自己得了癌癥不久就回離開人世,或者說我現(xiàn)在面臨死刑,和我平常這樣或者的狀態(tài)完全會上兩回事啊。如果我知道我就會死,那么我會把我自己的時間都花在自己最親愛的人身上,我會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在乎身后之事,但是事實上這不可能。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很疑惑。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句話的意思是上德順其自然而不求回報,下德不順為之而有以為。我?guī)椭鷦e人要讓別人感到舒服,如果是為了求得回報而去幫助別人不如不幫,幫了還找人厭。幫人也要做到一種像是沒有幫助他人的狀態(tài)。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xué)無憂。這句話是我在《老子》藝術(shù)中最喜歡 的。老子告訴我們要樸素一些,減少自己的欲望,要少讀那些滿口仁義的道德書,儒家言。這對于個人來說是這樣的,其實也不是只有那些所謂的圣賢書,還有我們的社會,在社會中浸淫太久,就會被社會上種種規(guī)章制度所束縛,會有一些所謂的世故。我覺得老子其實特別向往一種赤子之心的狀態(tài)。在人這一層面是這樣的,上升到國家也是一樣的。一個國家也要樸素,也需要少私寡欲,你看
一個國家如果非常積極主動的開疆拓土,大有所為就會積極的征收稅收,那么就會加重農(nóng)民的負擔,一旦到了戰(zhàn)爭的收益抵不上農(nóng)民的利益支出,我相信剩下的就只是,戍卒叫函谷舉,國之覆沒了。所以對于一個國家總是保持者一種非常積極進取的狀態(tài)就會有害,而國家也總是通過僵化不變的仁義來治國就會讓民眾反感。也要學(xué)會用黃老之學(xué)來治國,修生養(yǎng)息以靜制動。
不知常,妄作,兇。這話老子是在告訴我們要知常(客觀規(guī)律),也就是要遵循客觀規(guī)律,如果我們不遵循客觀規(guī)律的話做事情就會妄作,這邊要很注意妄字,老子不是反對什么都不要做,老子反對的是妄作,也就是妄為,如果這樣的話我們就會有害。這與我們一直 再說老子就是提倡我們清靜無為,我們只是需要坐著就好了,別的什么事都不用管,因為要順其自然嘛,所以我們該考差的時候,不管有沒有復(fù)習(xí)都會考差,所以我就別復(fù)習(xí)了唄。但這個不是老子的觀點,或許你學(xué)的東西就那樣了,但是如果你違反平時的睡覺規(guī)律,在考試前玩玩電腦游戲,那么就是妄作,你第二天考試的時候就迷迷糊糊,肯定會考差。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在這里老子給我們指出了四種政府的特點。最好的政府就是我們知道他有,他在維持著社會的運轉(zhuǎn),但是我們以為政府什么都沒有干,我們往往會覺得政府做的好事是理所當然的而沒有記住多少,但是有政府不好的事的話就會記住。所以做的最好的政府往往會讓人們覺得政府的官員就是坐在辦公室里喝喝茶嘛,什么事情都沒有干。那么下一級的政府就是高舉著仁義之旗來治國,這時候往往是會讓社會在經(jīng)濟或別的方面有些進步,但是因為政府往往不是根據(jù)道來治國,所以有的時候會好心辦壞事。在下一級的政府則是憑借手中的威權(quán)、暴力機器來讓民眾害怕,從而服從其統(tǒng)治,而我認為著一類政府往往會在最后的時候變成老子所說的最后一種政府就是侮之。我已經(jīng)收不了你這個政府了,我要推翻你,不管你的威權(quán)是有多么可怕。所以政府運行的時候就需要像第一種政府一樣。同樣,這里政府也不是一無所為,而是不妄為。在這里也要注意到自由的一個問題,我覺得老子里所謂的自由就是以你自己為中心一個不斷變化著的圈,當你一個人獨處的時候,這個圈就是無限大,比如說你自己一個人唄扔到孤島上了,這時候你在孤島上想干什么干什么。但是你如果在和別人相處,這時候就會需要把你自己的圈縮小。理論上,這個圈縮到最小就是你自己,你是自己的主人,你自己可以在不妨礙外界的情況下給予自己自由。而我覺得不管在任何時候,這種自由是你最后要堅守的,也是必須堅守的。
是以圣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這句話說得是有道之君整天行路也不會放棄輜重。雖然在欣賞華美的宮闕樓臺的時候,也是喜怒不形于色。其實本來有一句老話,自己一直是記在心中叫做輕裝上陣,我們做很多事的時候要在心中一無掛念然后才會成功。但是,很多時候我們放棄的東西卻會在之后成為我們不得不擔負的更大的痛苦。所以我們要保持一種恒的狀態(tài),不會因為要上陣而放棄盔甲盾牌。要有全局觀,不能顧此失彼。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這句話說的是最上等的一種道德是要順其自然而不圖回報,最下的道德的是不順其自然而且圖回報。關(guān)于這個我想到的是最近很火的冰桶挑戰(zhàn),就是拿一桶冰水從頭上澆下去,然后再點名三個人也這么做,如果不這么做的話,就要捐100美元,說這是為了關(guān)注漸凍癥患者。我感覺這就是一種作秀,很多人參與進來并不是為了捐錢啊或是關(guān)注漸凍癥患者,他們想做的只是參與這個游戲,他們甚至連這個病是什么也不知道,但是玩的不亦樂乎。我覺得這就不是一種上德,我們的目的是要幫助漸凍癥患者,但本質(zhì)有一種求回報的心態(tài)在里面,因為我參與這個游戲就是要告訴別人我也在為這個漸凍癥患者努力,但是其實甚至都沒有多大的幫助。所以最上的品德就是要幫助別人還讓別人覺得沒有被幫助一樣,你幫助了別人也別一天到晚在嘴上提著,顯得幫助過別人就得讓別人記恩,然后再回報你,那樣的話你不如就別幫忙好了,你的本質(zhì)的出發(fā)點已經(jīng)是偽善的了。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清官難斷家務(wù)事。關(guān)于道德方面的判斷的時候你那一些條條框框去束縛別人是不適合的。比如公交車上讓座的事,理論上大家交了錢之后就是誰先到水先坐,讓不讓座,這就是屬于道德范圍的事,你如果政府硬要管的話就會讓民眾反感,因為有時候比如說我是年輕人但是我今天干了一整天重活我很累我想坐著著很合理嘛,你政府在這里插一手就有一種道德脅迫的意味在里面。所以政府遇到這種事,要做的就是加強道德的培養(yǎng)而不是說拉著手叫他們遵守道德。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民。關(guān)于愚民,一直是有誤解的。誤解在于將這個愚理解為愚弄,其實老子的想法不是要愚弄民眾,也不是要使百姓變得愚蠢,實行所謂的愚民政策。老子在書中也用愚來形容圣人。其實這里的愚當用樸實無華來解釋。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越來越多人過分關(guān)注利益,為了一些蠅頭小利往往可以耍盡手段、用盡心機,展現(xiàn)了人性極惡的那一部分。所以在當今依舊是可以用老子的思想來建設(shè)國家、改善社會環(huán)境。很多時候人就是太聰明,所謂機關(guān)算盡太聰明,反害了卿卿性命。有時候人就喜歡玩點小聰明,所以人就要學(xué)會淳樸,回歸本真。不僅是為人之道,亦是治國之理,也就是大巧若拙。
《老子》 讀書筆記篇三沒有想到會是在這個時間,以這樣的方式拿起《道德經(jīng)》并通讀了起來,12天前第一次見到雪玲姐,為她的知性所欽佩,談話間她提到對《道德經(jīng)》的感受和認知,讓我對此經(jīng)典國學(xué)著作肅然起敬,應(yīng)之一讀,沒想到三天后雪玲姐就贈送了此書與我,特別喜歡這樣因緣而起的閱讀,在讀一本書的同時,交一個朋友。
先看看道、德的解釋,以及道和德的關(guān)系:
“道”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是在承載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無言無形,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只有通過我們的思維意識去認識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體實例,是道的體現(xiàn),是我們能看到的心行,是我們通過感知后所進行的行為。所以,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guān)系。
我的淺薄理解是:道是理念,德是行動,道是形而上學(xué),德是形而下學(xué)
《道德經(jīng)》的背景介紹:
據(jù)文獻記載,老子靜思好學(xué),知識淵博。他的老師商容教授知識過程中,老子總是尋根問底,對知識非常的渴望。為了解開自己的疑惑,他經(jīng)常仰頭觀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為何物,以至于經(jīng)常睡不著覺。后來,商容老師“實乃老夫之學(xué)有盡?!蓖扑]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獻記載:”老子入周,拜見博士,入太學(xué),天文、地理、人倫,無所不學(xué),《詩》《書》《易》《歷》《禮》《樂》無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xí),學(xué)業(yè)大有長進。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通過這段經(jīng)歷,老子積累了豐富的學(xué)識,也使他遠近聞名。
老子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的環(huán)境是周朝勢微,各諸侯為了爭奪霸主地位,戰(zhàn)爭不斷。嚴酷的動亂與變遷,讓老子目睹到民間疾苦,作為周朝的守藏史,于是他提出了治國安民的一系列主張。
函谷關(guān)的守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對《道德經(jīng)》的成書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yǎng)深厚。司馬遷在《史記老子傳》中記載老子“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關(guān)(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終”,尹喜感動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體驗和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經(jīng)》。
我最喜歡《道德經(jīng)》中的第七十二章《知難章》: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君,事有宗。其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者希,則我貴矣,是以圣人被褐而懷玉
這一章體現(xiàn)了老子人性的一面(也圓了《道德經(jīng)》在邏輯上的完備性),老子的一生可謂失意居多,最高職位也只是周守藏室之史也。在《史記·老子列傳》里有這樣的記載:“他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guān)?!?,這便是他人生感嘆的一部分。雖然老子主張行無言之教,但是他并非自甘默默無聞,他也希望自己的各種思想原則能通行于世。這里老子既稱許自己的主張切近簡要,明了易行,又慨嘆世人不了解自己,不理解自己的才華,不買自己的賬。也因此,他深感曲高和寡而不得不“被褐懷玉”。
第八章中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于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
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這契合了哈耶克:“金錢是人類發(fā)明的最偉大的自由工具之一。只有金錢才會向窮人開放,而權(quán)力永遠不會”中的部分觀點,金錢和水一樣,其實都沒有善惡之分,是用水、用金錢的人使之產(chǎn)生了善惡的屬性。
張遠山曾經(jīng)有文《反道德的道德高標》對我有較大的影響,發(fā)現(xiàn)也是比較契合《道德經(jīng)》的觀點,算是找到了一個更好的邏輯出發(fā)點,對以后進一步閱讀相關(guān)的著述多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