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與教育》讀后感
懷著對名師的崇敬,讀完了竇桂梅老師寫的《玫瑰與教育》。乍看題目,還以為是教育教學理論,其實不然,這是竇老師平時的一些雜感,有的是寫在網(wǎng)上的一些隨筆,書中的內容有的是與教育有關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讀后感。讀完這本書,好像更了解她了,書中她的相關教學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維的火花也引起了筆者對自己工作中一些問題的思考。學習啦小編為大家?guī)砹恕睹倒迮c教育》讀后感,歡迎大家參閱。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篇一
《玫瑰與教育》是竇桂梅老師的教育隨筆集.這本書記錄了她最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xiàn)的種種反思,和其他一些書籍相比它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理念論述,而是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剛拿到這本書,就對書名感到好奇,讀來原來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線”的“小學教育論壇”的網(wǎng)名,是桂梅顛倒過來的同音“玫瑰”。她說:“作家冰心只鐘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認為玫瑰有刺,那是風骨,玫瑰的芳香艷麗就是冠艷群芳。”“現(xiàn)在,我已用玫瑰的含義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樣對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愛、互諒’;像‘8朵’玫瑰那樣懷著感恩之心對待‘關懷及鼓勵’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樣學會在現(xiàn)實中‘忍耐與期待’;像‘20朵’玫瑰那樣,‘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自己的人生;像紅玫瑰代表的那樣,對教學付出熱情和真愛;像黃玫瑰代表的那樣珍重自己,祝福別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樣,感受心靈的真實和獨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純潔一樣,一輩子擁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溫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藍玫瑰的善良……愛事業(yè)如同熱愛我的生命一樣。我曉得,要把個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見竇桂梅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奉獻之情,我不禁為她的滿腔激情而動容。
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樣絢麗和高貴,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個吉林師范的中師生,先從吉林一實驗小學,再到北京,而且當上了北京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其間受到過國家政治局的接見,參加過國家教育報告團,出版了不少教育專著,這些成就肯定包含著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對她的付出的匯報。從她對自己的成長和成名的描述,雖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讀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眾中大聲朗讀,能讓讀者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見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見了竇桂梅的爽朗而熱情的笑貌!她說:“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也閱讀,并用筆促進自己的思考——這是促使自己成長的科學途徑。”“寫作,記錄著我教育生命一次次開花的軌跡。”詩意的語言,真切而熱情,文如其人。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這是竇老師所喜歡吟誦的詩句。作為一個從事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字里行間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文學的愛好,并時常有意識地扮演著“拉近朋友、學生親近母語、親近書籍”的角色。更讓人感動的是:她此舉目的竟是“讓人在親近文字的腳步里抓到愛。”
品味這朵這芬芳的玫瑰,她為我們每一個熱愛教育、獻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樣。
《玫瑰與教育》是竇桂梅老師的教育隨筆集.這本書記錄了她最為一名教師、作為一名家長、作為一名專家對教育顯現(xiàn)的種種反思,和其他一些書籍相比它沒有長篇大論的教育理論、理念論述,而是記錄了她對教育教學的積極的態(tài)度,以及對教育的無奈與困惑。
剛拿到這本書,就對書名感到好奇,讀來原來玫瑰是她在“教育在線”的“小學教育論壇”的網(wǎng)名,是桂梅顛倒過來的同音“玫瑰”。她說:“作家冰心只鐘情于玫瑰,冰心老人認為玫瑰有刺,那是風骨,玫瑰的芳香艷麗就是冠艷群芳。”“現(xiàn)在,我已用玫瑰的含義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樣對待同行,努力做到‘互敬、互愛、互諒’;像‘8朵’玫瑰那樣懷著感恩之心對待‘關懷及鼓勵’我的人;像‘19朵’玫瑰那樣學會在現(xiàn)實中‘忍耐與期待’;像‘20朵’玫瑰那樣,‘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自己的人生;像紅玫瑰代表的那樣,對教學付出熱情和真愛;像黃玫瑰代表的那樣珍重自己,祝福別人;像紫玫瑰代表的浪漫那樣,感受心靈的真實和獨特;像白玫瑰代表的純潔一樣,一輩子擁有童年天真;以至努力做到黑玫瑰的溫柔,橘色玫瑰的友情,藍玫瑰的善良……愛事業(yè)如同熱愛我的生命一樣。我曉得,要把個人的生命融入教育的使命。”由此可見竇桂梅老師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奉獻之情,我不禁為她的滿腔激情而動容。
為了自己能像“冰心玫瑰”那樣絢麗和高貴,她一路拼搏,一路汗水。一個吉林師范的中師生,先從吉林一實驗小學,再到北京,而且當上了北京清華大學附小副校長,其間受到過國家政治局的接見,參加過國家教育報告團,出版了不少教育專著,這些成就肯定包含著她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對她的付出的匯報。從她對自己的成長和成名的描述,雖有被“逼”之感,但更多的是自己在堅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后,所做的許多工作是很令人佩服的。
讀到“要追求文章朗朗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眾中大聲朗讀,能讓讀者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見作者的笑貌——”我似乎真的看見了竇桂梅的爽朗而熱情的笑貌!她說:“無論如何也要“擠”時間也閱讀,并用筆促進自己的思考——這是促使自己成長的科學途徑。”“寫作,記錄著我教育生命一次次開花的軌跡。”詩意的語言,真切而熱情,文如其人。
“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這是竇老師所喜歡吟誦的詩句。作為一個從事語文教學的工作者,字里行間常常自覺或不自覺地流露出對文學的愛好,并時常有意識地扮演著“拉近朋友、學生親近母語、親近書籍”的角色。更讓人感動的是:她此舉目的竟是“讓人在親近文字的腳步里抓到愛。”
品味這朵這芬芳的玫瑰,她為我們每一個熱愛教育、獻身于教育的人做出了做好的榜樣。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篇二
當在同事那里看到這本書時,名字很吸引我。為什么浪漫的象征“玫瑰”,和在別人眼里嚴肅的職業(yè)“教育”,聯(lián)系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卻怎么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動了。心靈雞湯不過如此吧!
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小字:“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著?我不過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帶著一絲芬芳,和著風和雨,我卻執(zhí)著地孕育著,盛開著,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
除了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之外,這本書有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 ”寫了作者的教學隨感反思并就學生和自己身上引發(fā)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與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輯“在聽說讀寫的背后”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見聞,并對中國和日本教育的進行了對比而產生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群書的讀后感。
書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滿陽光》,文章里的每個字都能觸動自己的心,不忍割舍就全部抄寫到讀書筆記中永遠保留著。開頭是這樣的,如果你把所處的環(huán)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huán)境變化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群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賞,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因此,面對教育的系列讓人不滿的現(xiàn)象,面對自己的專業(yè)成長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滾燙于心,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讓我們踏實前進,留下深深的足跡。
如新課程改革在給我們帶來了契機的同時,也隨之會伴隨著許多問題的出現(xiàn),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出現(xiàn)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所有的探索者手牽手,朝前走。“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懂得關懷,獲得朋友;懂得開心,獲得輕松;懂得遺忘,獲得自由——就能是你心中盛滿陽光。愿你我的心中都如竇老師所寫,在彼此的心中盛滿陽光。
《玫瑰與教育》讀后感篇三
近來有幸拜讀了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專著——《玫瑰與教育》。本書主要記載了竇桂梅老師平時在教育教學中及為人處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國外教育(日本)現(xiàn)狀的透析,還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見的讀后感。
讀了這本書,我對竇桂梅老師肅然起敬,倒不是因為她如此年輕就評為全國特級教師、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獲得全國十杰教師提名,還擔任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副校長,而是通過《玫瑰與教育》這本書,通過竇桂梅老師的成長經(jīng)歷,我感受到了名師光環(huán)背后執(zhí)著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觸動最大的是以下兩點:
一、廣泛讀書,積淀學養(yǎng)。小時侯的竇桂梅老師沒有讀過多少書。當上教師以后覺得“腹中空空”,于是她把書籍作為自己成長的土壤?!睹倒迮c教育》第一輯《清談與憂患》之《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行》中,我們看到了竇桂梅老師從一個讀者到作者的經(jīng)歷,看到了竇桂梅老師從一名普通教師到一代名師的經(jīng)歷。“現(xiàn)在,讀書成了我的習慣。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可以獨自培植幸福的習慣——土壤、陽光、水分都來自于美好的書籍。”(竇桂梅語)讀書已經(jīng)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學習的一部分了。當然,讀書也給她的教學,給她的不斷成長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積極實踐,勤于積累。竇桂梅老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地創(chuàng)新實踐,并且善于積累總結。竇桂梅老師在不斷的探索中始終保持著自己敏銳的觸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談教育的弊端,勇于用自己的言語發(fā)聲,勇于上探索性的課。有實踐就要有反思。不斷地積累已成為竇桂梅老師的自覺行為。《為生命奠基》、《教育的對話》、《竇桂梅閱讀教學實錄》等個人專著的出版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在成長,我在寫。”(竇桂梅語)
讀完名師之作,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自己離竇桂梅老師有多遠?我們離理想中名師有多遠?
名師之名在于學識膽略,在于礪志勤懇,在于審視篤行。他們都有一種忘我的獨立、奉獻之精神!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實踐,努力的去奮斗,去獲得一種穩(wěn)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們與名師的差距,在于精神世界的距離和實踐的勇氣、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會有行動,有了行動才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們要想改變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舊的思想意識,讓精神站立!很多情況下,名師給了我們壓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動力。一個要進步的人,對自己應該自找一個壓力,這樣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我們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做名師曾經(jīng)做過的事情。
最后我想說,竇桂梅老師將永遠激勵著我不斷前進!感謝《玫瑰與教育》!感謝竇桂梅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