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處暑時間幾點
今日處暑時間幾點
今年處暑時間是2023年8月23日 5時1分6秒 星期三,農(nóng)歷七月初八。
去年處暑時間是2022年8月23日 11時15分59秒 星期二,農(nóng)歷七月廿六。
明年處暑時間是2024年8月22日 10時54分48秒 星期四,農(nóng)歷七月十九。
處暑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
1、鴨子,俗話說,”處暑吃鴨,無病各家“。 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鴨肉也是秋季“貼秋膘”食物的首選。
2、龍眼,入秋后的龍眼,營養(yǎng)豐富,口感清甜多汁,滋補又潤燥,因此就有著處暑吃龍眼的習俗,也可用龍眼果肉泡稀飯吃。
3、銀耳湯,俗話說,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進入秋季后氣候干燥,滋陰潤燥是養(yǎng)生的重點, 因此處暑節(jié)氣來上一鍋滋補又下火的銀耳湯,有利于平安過秋天。
4、紅薯 ,說起紅薯, 其富含大量的粗纖維,它口感細膩,香甜綿軟,常吃既能補充營養(yǎng),又能促進消化,有利于通便排毒。
5、酸梅湯,民間有著“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一杯酸酸甜甜的酸梅湯咕嘟咕嘟喝下肚,酸中帶甜, ,燥熱的暑氣立馬消散,那股沁涼之氣,從喉嚨直達腳底。
6、雪梨,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在秋季氣候干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干燥,有時干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有益于身體健康。
7、玉米,處暑是玉米成熟的季節(jié),新鮮玉米是賴氨酸的主要來源之一。玉米里面的淀粉也可以提供大量的能量。處暑后氣候干燥,多吃玉米補充營養(yǎng),緩解秋燥, 益處多多。
處暑節(jié)氣的習俗寓意
放河燈
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據(jù)說放河燈這個習俗可以追溯到漁獵時代。那時人們駕舟出海下湖,為免風暴肆虐,在過危礁險灘或遇到風大浪高時,用木板編竹做小船,放入祭品,點上蠟燭,彩紙作帆,放水中任其飄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開漁節(jié)
百舸競發(fā),捕獲海鮮
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ji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駕船出海。石浦漁民素來有“三月三,踏沙灘”以及“祭海”等習俗,其中“祭?!笔菨O民出海捕魚時,為求平安、豐收而舉行的一種儀式。
吃鴨肉
潤肺健脾,無病各家
“處暑”到來意味著炎熱的夏天逐步開始轉(zhuǎn)為涼秋了。天氣溫差增大、晝暖夜涼,此時飲食應(yīng)遵照潤肺健脾的原則,常吃些清熱、生津、養(yǎng)陰的食物。
臉覷厝
打道回府,龍眼稀飯
福州人有句俗語,叫作“處暑一過臉覷厝”?!柏取敝赣绣X人在城里的大房子,“臉覷厝”就是臉要朝著自己在城里的家看,意思是外出避暑的人要打道回府了。這句話折射出老福州人過去的生活方式,“處暑”到了,“避暑”也就結(jié)束了。過了處暑這個節(jié)氣,人們的飲食起居就要有所變化。
處暑是什么意思
處暑,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節(jié)氣在每年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jié)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于這一天結(jié)束,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氣溫逐漸下降。古代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贝斯?jié)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nóng)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暑”在古漢語里就是熱的意思,二十四節(jié)氣中根據(jù)一年中氣溫的不同,“暑”也分為三個級別,分別是:小暑、大暑、處暑。其中小暑是立夏過后,氣溫稍高有暑意但也不是很熱是為小暑。大暑比之小暑熱力要更甚,剛好處在中伏前后,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俗語說,小暑不算暑,大暑正伏天,就是這個意思。同時,大暑這一時期,也正是降雨旺盛時期。蒸發(fā)量大,空氣濕度大,就形成了即熱有悶的特點,也是人們最難受的“桑拿天”。最后的處暑,已經(jīng)是立秋過后的節(jié)氣,雖有“暑”但處暑表示的是暑熱停止的意思。從處暑過后,暑熱結(jié)束,天氣轉(zhuǎn)涼就進入秋天了。
處暑節(jié)氣的氣候特點
秋高氣爽
處暑過后,每當冷空氣影響我國時,若空氣干燥,往往帶來刮風天氣,若大氣中有暖濕氣流輸送,往往形成一場像樣的秋雨。每每風雨過后,特別是下雨過后,人們會感到較明顯的降溫。
故有:“一場秋雨(風)一場寒”之說。北方南部的江淮地區(qū),還有可能出現(xiàn)較大的降水過程。氣溫下降明顯,晝夜溫差加大,雨后艷陽當空,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yīng),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fā)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氣溫下降
8月底到9月初的處暑節(jié)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xiàn)象。產(chǎn)生這一現(xiàn)象背后的原因,首先應(yīng)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xù)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南方“秋老虎”
夏季稱雄的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quán)、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qū),感受一絲秋涼的人們,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名副其實的"秋老虎"。對于走出三伏,并且遭遇嚴重伏旱的地區(qū),如果繼續(xù)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往往容易形成夏秋連旱,使秋季防火期大大提前,需要警惕。需要說的是,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往往在秋老虎天氣結(jié)束后,才會迎來秋高氣爽的小陽春,不過要到10月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