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學家孫武的故事
軍事學家孫武的故事1
春秋時候,有一位著名軍事學家名孫武,他攜帶自己寫的“孫子兵法”去見吳王闔廬。吳王看過之后說:“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過了,是不是拿我的軍隊試試?”孫武說可以。吳王再問:“用婦女來試驗可以嗎?”孫武也說可以。
于是吳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宮中美女,請孫武訓練。孫武將她們分為兩隊,用吳王寵愛的兩個宮姬為隊長,并叫她們每個人都拿著長戟。隊伍站好后,孫武便發(fā)問:“你們知道怎樣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轉(zhuǎn)嗎?”眾女兵說:“知道。”孫武再說:“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眾女兵說:“明白了。”
于是孫武使命搬出鐵鉞(古時殺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們申戒。說完便擊鼓發(fā)出向右轉(zhuǎn)的號令。怎知眾女兵不單沒有依令行動,反而哈哈大笑。孫武見狀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應該是將官們的過錯。”于是又將剛才一番話詳盡地再向她們解釋一次。再而擊鼓發(fā)出向左轉(zhuǎn)的號令。眾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孫武便說:“解釋不明,交代不清,是將官的過錯。既然交代清楚而不聽令,就是隊長和士兵的過錯了。”說完命左右隨從把兩個隊長推出斬首。
吳王見孫武要斬他的愛姬,急忙派人向?qū)O武講情,可是孫武說:“我既受命為,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遂命左右將兩女隊長斬了,再命兩位排頭的為隊長。
自此以后,眾女兵無論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至跪下起立等復雜的動作都認真操練,再不敢兒戲了。
軍事學家孫武的故事2
孫武出生的當天晚上,同在朝中為官的孫武的祖父孫書和父親孫憑都趕回家中。全家上下自主人到仆人都沉浸在無比喜悅的氛圍之中。孫書望著襁褓中的孫兒,真希望他快快長大,繼承和發(fā)揚將門武業(yè),報效國家。孫書決定給孫兒取名為“武”,孫憑完全贊同。武的字形由“止”“戈”兩字組成,能止戈才是武。古兵書上說“武有七德”,即武力可以用來禁止強暴,消滅戰(zhàn)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yè),安定百姓,協(xié)和大眾和豐富財物。孫書還給孫兒取了個字,叫“長卿”。“卿”在當時為朝中的大官,與大夫同列。孫書為齊大夫,孫憑為齊卿。他們希望孫兒將來也能像他們一樣,在朝中為官,成為國家棟梁。
事情果真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隨著孫武的長大,逐漸顯現(xiàn)出對軍事的愛好和特有的天賦。也許是自幼受到將門家庭的熏陶,孫武自幼聰慧睿智,機敏過人,勤奮好學,善于思考,富有創(chuàng)見,而且特別尚武。每當孫書、孫憑自朝中回到家里,孫武總纏著他們,讓他們給他講故事。他特別喜歡聽打仗的故事,而且百聽不厭。時間一長,在一旁侍候?qū)O武的奴仆、家丁也都學會了。于是,當祖父和父親不在家時,孫武就纏著他們給他講。
除了聽故事,孫武還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尤其是兵書。孫家是一個祖祖輩輩都精通軍事的貴族世家,家中收藏的兵書非常多?!饵S帝兵書》、《太公兵法》、《風后渥奇經(jīng)》、《易經(jīng)卜兵》、《軍志》、《軍政》、《軍禮》、《令典》、《周書》、《老子兵錄》、《尚書兵紀》、《管子兵法》及上自黃帝、夏、商、周,下到春秋早、中期有關(guān)戰(zhàn)爭的許多竹簡,塞滿了閣樓。孫武就喜歡爬上閣樓,把寫滿字的竹簡拿下來翻看。有不明白的問題就請教家聘的老師,甚至直接找祖父、父親問個明白。
有一次,孫武讀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他就跑去問老師:“先生,祀是什么?戎是什么?”
老師想今天孫武問的問題倒是簡單,于是隨口說:“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孫武接著問:“祭祀是種精神的寄托,怎么能和兵戎相提并論為國家的大事呢?”
老師頓覺奇異,一時答不出來。
孫武接著說:“只有兵,才是國家的大事,君臣不可不察的大事。”
孫武長到8歲,被送進“庠序”(政府辦的正規(guī)學校)接受系統(tǒng)的基礎(chǔ)知識教育。當時,“五教”、“六學”是“庠序”的主修課程。“五教”是指五種倫理道德的教育,即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六學”是指六種基本科目的學習,即禮、樂、射、御、書、數(shù)。少年孫武天資聰明,對那些艱澀繁雜的“五教”以及規(guī)定的文化基礎(chǔ)課,看三兩遍就能熟記于心。往往其他同學還在埋頭苦讀,他早已記熟,跑到外面玩去了。有一次,老師以為他貪玩,把他叫回去準備責罰一頓。責罰是要有理由的,老師就把剛剛學過的一段課文向他提問,孫武對答如流。老師找不出責罰的理由,只好作罷。久而久之,老師感覺這孩子有不同常人的天賦,將來必成大器。于是教育孫武也就更加用心了。
在所有的課程中,孫武最感興趣的是“六學”中的“射”和“御”。在“射”、“御”的第一節(jié)課上,老師先給學生講解了“射”、“御”的基本內(nèi)容及學習“射”、“御”的意義。“射”和“御”既是戰(zhàn)場拼殺的基本技能,也是齊國社會競技活動的主要項目。在齊國,每年的九月,都要舉辦一次全民“射”、“御”逐賽,是國家選將取才的重要形式,也是有志之士展現(xiàn)自我,步入仕途的絕佳良機。
接下來,老師還重點講解了齊國自古就有的“尚武”之風。約在夏商之際,或更早一些,齊地的夷人就以善射而聞名遐邇。夷人的“夷”字就是“大”(像正面伸臂的人形)的身上挎著“弓”組成的象形字。神話傳說中,東夷的英雄是羿。他用弓箭馴服了十個太陽,同時射瞎了黃河(河伯)的眼睛。他還射死封豕長蛇,并在青丘(古鉅淀湖一帶)把猛禽“大風”射死,為民除害。人們尊稱他為“后羿”。殷商時期,齊地的英雄蜚廉“以才力事殷紂(《史記·秦本記》),一生非戰(zhàn)即斗,最后戰(zhàn)死在海邊上(蜚廉冢在今廣饒縣城東)。后來,姜子牙輔佐周文王滅商,被封于齊,建立齊國,尚武風俗得以承襲,并發(fā)揚光大。這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太公受封之日曾得到周王室賦予的征伐特權(quán),可以代表周王室征討其他國家,齊國推崇尚武習俗便成為必然。據(jù)史記載,齊國曾多次對萊、杞、奄、陽、譚等小國用兵。二是齊地有發(fā)展畜牧業(yè)尤其是養(yǎng)馬的優(yōu)越地理環(huán)境,養(yǎng)馬業(yè)在諸侯國中捷足先登,這就為軍事裝備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自桓公時起,齊國就是各諸侯國中馬匹最多的國家?;腹珪r,一次贈予衛(wèi)國良馬就達300匹。孫武家所處的青丘地區(qū),就是齊國的養(yǎng)馬基地。
由于受尚武精神的影響,齊國從國君到士兵,莫不以勇武為榮。“射”和“御”,是齊人首練的武技,主要用于長距離的攻擊,是軍事活動的重要手段。齊人向來以“射”術(shù)和“御”術(shù)的高低為榮辱,這已成為一種社會風尚。要想出仕入相,為國家重用,首先必須練好這兩門科目。
在接下來的學習和訓練中,孫武對“射”和“御”投入了比其他學生多數(shù)倍的努力。孫武刻苦練習,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很快,孫武就成了掌握這兩項技能的同輩貴族少年中的佼佼者。
孫武沒有滿足,沒有就此止步,依舊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此時,孫武心中朦朦朧朧有一個理想,那就是長大后要象他的祖父孫書、叔父田穰苴一樣,成為一名馳騁疆場的大。
軍事學家孫武的故事3
春秋時代有個偉大的軍事家名叫孫武,有一天去見吳王闔閭,吳王問他能不能訓練女兵,孫武說:“可以。”于是吳王便撥了一百多位宮女給他。孫武把宮女編成兩隊,用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為隊長,然后把一些軍事的基本動作教給她們,并告誡她們還要遵守軍令,不可違背。不料孫武開始發(fā)令時,宮女們覺得好玩,都一個個笑了起來。孫武以為自己話沒說清楚,便重復一遍,等第二次再發(fā)令,宮女們還是只顧嘻笑。這次孫武生氣了,便下令把隊長拖去斬首,理由是隊長領(lǐng)導無方。吳王聽說要斬他的愛妃,急忙向他求情,但是孫武說:“君王既然已經(jīng)把她們交給我來訓練,我就必須依照軍隊的規(guī)定來管理她們,任何人違犯了軍令都該接受處分,這是沒有例外的。”結(jié)果還是把隊長給殺了。宮女們見他說到做到,都嚇得臉色發(fā)白。第三次發(fā)令,沒有一個人敢再開玩笑了。
啟示:軍人以服從為天職,對長官的命令是不可隨意違抗的,所謂“軍令如山”就是這個道理。孫武訓練軍隊非常嚴厲,絲毫不肯馬虎,連吳王向他求情也不買賬。正由于他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才能訓練出精良的部隊。我們不管做任何事,如果也能具備他這種認真的精神,相信每一件事必定都能非常圓滿。
猜你感興趣:
1.孫武練兵的典故
2.三令五申的故事
3.勵志成語故事精選
4.關(guān)于語文成語小故事
5.100個成語典故及其歷史人物故事下篇
6.含三字的成語典故精選
7.經(jīng)典成語故事主題創(chuàng)意小短劇文字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