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大全
“因為感動,所以值得去拜,因為去拜,所以我們要銘記,因為銘記,所以我們也要這樣對待朋友”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歷史典故大全,供大家閱讀!
歷史典故大全(一):揚州二十四橋
“二十四橋”的芳名,之所以流傳千載,得益于杜牧的一首名詩。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說到揚州二十四橋,就無法回避一個千古之謎:它究竟是一座橋,還是二十四座橋?至今未能解得開。
二十四橋得名
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唐代有人在一個月光如水、清風(fēng)徐徐的夜晚,見到24個風(fēng)姿綽約的仙女,身披羽紗,酥手托簫,鼓著粉腮,輕啟紅唇,飄上一座小石橋,于是那舒緩柔美的旋律,便從24支簫管中緩緩地流淌出來。
上個世紀(jì)50年代末,在揚州出西門向北行3-5里處,有一石橋和一木橋,兩相近橋頭的距離約24步,村里的長者都認(rèn)為這兒就是“二十四橋”。在他們幼小的時候,都有被長輩牽著小手“數(shù)數(shù)過橋”的經(jīng)歷:跨過一座橋,從一個橋頭走向另一個橋頭,“一步、二步……”一般都是二十四步。照這種說法,“二十四橋”是兩座橋的統(tǒng)稱。
二十四橋猜測
其實從宋代起,“二十四橋”便成了一宗眾說紛紜而無定論的疑桉:有人說是一座橋,有人認(rèn)為是指二十四座橋。歷代的辭典、詩詞注解也都兼收兩派之說,而不敢輕易取舍。
南宋詞人姜白石在一個初冬來到揚州,寫下了《揚州慢》這一千古絕唱:“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從詞的具體語言環(huán)境來看,“二十四橋”似乎是指一座橋。
有人認(rèn)為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橋是子虛烏有的東西,實際上從來就不存在,它只是唐代揚州橋梁的總稱。最早對此作出解釋的是宋朝大科學(xué)家沉括,他認(rèn)為“揚州唐時最為富盛。舊城南北十五里一百五十步,東西七里三十步,可紀(jì)者有二十四橋。”并在卷中從城區(qū)的汶河茶園橋起,到東面的山光橋止一一列出了橋名,但算來算去僅有21座橋的名稱。也有人認(rèn)為杜牧詩中的“何處”二字,清楚地傳遞著這樣一個信念:二十四橋絕不是一座橋。
二十四橋爭論
二十四橋的姿那麼美?二十四橋的月那麼妙?歷史上有沒有二十四橋?二十四橋究竟指的是什麼?古往今來,多少風(fēng)雅人士試圖探個究竟,至今未有令人信服的結(jié)論。綜合起來,大致有如下種種:
1、“二十四橋”就是一座橋,只因傳說隋煬帝時,有24個美人月夜在橋上吹簫,故名“二十四美人橋”,簡稱“二十四橋”或“廿四橋”。到了清代,人們逐漸傾向于那原是一座橋的名稱。清代揚州人李斗在《揚州畫舫錄》中寫道:“二十四橋即吳家磚橋,一名紅藥橋,”“跨西門街東西兩岸”。
近來,揚州的一位青年作家,從語言上、地理位置上對“二十四橋”作了大量的論證:揚州“二十四橋”為“阿師橋”的諧音,并考證沉括記載的阿師橋,為今城北的螺絲灣橋。根據(jù)《漢語音韻學(xué)導(dǎo)論》一書擬唐音“二”、“十”、“四”、“橋”分別與“阿師橋”音同。若從揚州方言觀之,“二十四橋”與“阿師橋”之古音也相近。因“阿”古音為a(見王力的《漢語語音學(xué)》),“二”古代的北方方言也為a。
2、“二十四橋”就是遍布揚州地區(qū)的24座橋梁。沉括對二十四橋循名責(zé)實一一以求,但只湊成21座。南宋的王象之在《輿地記勝》中則記載:“所謂二十四橋者,或存或亡,不可得而考。”
3、“二十四橋”是古代揚州橋梁的編號。在古詩中以序號稱橋的不乏其例,就唐代揚州而言,對橋的編碼也是有桉可稽的。唐朝施肩吾《戲贈李主簿》詩有“不知暗數(shù)春游處,偏憶揚州第幾橋”之句。唐人張齊《寄揚州故人》詩中有“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fēng)十五橋。”
4、“二十四橋”在詩文中是虛指而非實指,故“二十四橋”既非24座亦不是一座,不過是泛指揚州小橋多罷了。杜牧常常喜歡用數(shù)字入詩。如《江南春》絕句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贈別》一詩中有“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譴懷》的詩句中有“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等等。由此可見,杜牧喜歡用數(shù)字,又特別喜歡用約數(shù)。因為它為約數(shù),即不是實數(shù),更不是專名。
當(dāng)然,也有人指出“二十四橋”借指揚州,泛指揚州的繁華或是專指揚州美人,這些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二十四橋”的最終解釋權(quán),恐怕還得歸杜牧。
揚州二十四橋現(xiàn)狀
今天,念四路中段東面,五亭橋西邊的景區(qū)就叫二十四橋景區(qū)。其主建筑熙春臺東面有毛澤東手書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碑。在熙春臺東北80米的地方,有一座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建的公園中常見的那種小卑橋,寬2.4米,兩頭各有二十四層臺階,兩邊各有二十四根欄桿,叫它二十四橋。橋的西北有一座簡潔的亭子,宛在水中央,叫吹簫廳。這算是為外地游客建的,就好比今人在魯迅故居百草園里種了一塊菜來和散文對應(yīng)一樣。建這么一座“二十四橋”,也表明比較可信的是指一座橋。這座現(xiàn)代的“二十四橋”不是古代的二十四橋的復(fù)制,品味不怎么高,有些俗氣。⇒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歷史典故大全(二):老而不死是為賊
出自《論語》“憲問”篇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注釋:原壤:魯國人,孔子的舊友。夷俟:夷,有解釋為蹲的,也有解釋為箕踞,雙腿分開而坐。俟,等待。夷俟是說他蹲著或坐著等在那里,很沒有禮貌。孫弟:同遜悌。
譯文:原壤叉開雙腿坐著等待孔子??鬃恿R他說:“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么可說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說著,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評析:據(jù)說原壤和孔子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老熟人,遺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后,原壤還是那么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將他從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數(shù)落,并指出這樣為老不尊的老人簡直就是害人蟲。從這個故事中我們體會到,每個人的年齡雖然隨著日月的流逝會一天天增長,但是如果一個人不學(xué)習(xí),不提高自己,那么不管年齡多么增長,他的素養(yǎng)也不會提高。因此我們應(yīng)該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松對學(xué)習(xí)和個人修養(yǎng)的追求,到老了還被別人看成是為老不尊的“賊”。人必自重,然后人重之。當(dāng)然,也有人覺得孔子對這位原壤老人太過嚴(yán)厲了一點,如果他覺得那樣度過一生也很快樂,我們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現(xiàn)代社會講究尊重多元文化,講究尊重個性,所以許多時候,對別人還是應(yīng)該寬容一些為好。
歷史典故大全(三):八拜之交
八拜之交,大家對這個詞都很熟,就連香港B社會拜把子認(rèn)兄弟也要行八拜之禮,一般人都認(rèn)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禮,但其實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動地的友情。
頭一拜:伯牙子期知音之交;
第二拜:廉頗相如刎頸之交;
第三拜:陳重雷義膠漆之交;
第四拜,元伯巨卿雞黍之交;
第五拜:角哀伯桃舍命之交;
第六拜:劉關(guān)張生死之交;
第七拜:夷吾叔牙管鮑之交;
第八拜:孔融禰衡忘年之交。
因為感動,所以值得去拜,因為去拜,所以我們要銘記,因為銘記,所以我們也要這樣對待朋友。
歷史典故大全(四):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借故殺人。一天,廚師送上來熊掌燉得不透,他就殘忍地當(dāng)場把廚師處死。 正好,尸體被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看見。他們了解情況后,非常氣憤,決定進(jìn)宮去勸諫晉靈公。士季先去朝見,晉靈公從他的神色中看出是為自己殺廚師這件事而來的,便假裝沒有看見他。直到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來到屋檐下,晉靈公才瞟了他一眼,輕描談寫他說“我已經(jīng)知道自己所犯的錯誤了,今后一定改正。”士季聽他這樣說,也就用溫和的態(tài)度道:”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最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但是,晉靈公并非是真正認(rèn)識自己的過錯,行為殘暴依然故我。相國趙盾屢次勸諫,他不僅不聽,反而十分討厭,競派刺客去暗殺趙盾。不料刺客不愿去殺害正直忠貞的趙盾,寧可自殺。晉靈公見此事不成,便改變方法,假意請趙盾進(jìn)宮赴宴,準(zhǔn)備在席間殺他。但結(jié)果趙盾被衛(wèi)士救出,他的陰謀又未能得逞。最后這個作惡多端的國君,終于被一個名叫趙穿的人殺死。
出處《左傳·宣公二年》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釋義:“非”,不是。“孰”誰。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沒有過失?
歷史典故大全(五):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三國時代東吳的呂蒙,可說是一個博學(xué)多才的人,周瑜死后,他繼任東吳的都督。設(shè)計擊敗了蜀漢的關(guān)羽,派部將潘璋把關(guān)羽殺死后,不久他也死去。
呂蒙本來是一個不務(wù)正業(yè)不肯用功的人,所以沒有什么學(xué)識。魯肅見了他,覺得沒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后來,魯肅再遇見他時,看見他和從前完全不同,是那樣威武,踉他談起軍事問題來,顯得很有知識,使魯肅覺得很驚異。便笑著對他開玩笑說:“現(xiàn)在,你的學(xué)識這么好,既英勇,又有如謀,再也不是吳下的阿蒙了。”
呂蒙答道:“人別后三天,就該另眼看待呀!”呂蒙的話,原文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
后來的人,便用“士別三日”這句話,來稱贊人離開后不久,進(jìn)步很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