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jié)習俗作文
中秋節(jié)習俗作文1
中秋節(jié)是個很快樂的節(jié)日。人們會在中秋節(jié)吃月餅、看月亮、燒烤、玩燈籠等。
中秋節(jié)的那一天,我和家人一起吃完團圓飯后,就和親朋好友一起在樓頂燒烤、吃月餅、看月亮。小朋友們吃一點東西,就去玩燈籠。我們提著燈籠到處跑,把熒光棒掛在樹上,也會玩鞭炮等。爺爺和奶奶帶我去看別人表演,看了一會兒,我就覺得無聊了,想回家睡覺。奶奶還不想走,就給了我5元去買東西吃。因為爺爺奶奶對這個很有興趣,看得津津有味的。
有時候,爸爸帶我去別人家燒烤,我最喜歡燒烤了,有各種各樣好吃的食物,比如:雞翅、香腸、玉米、茄子……
中秋節(jié)的歷史悠久,還有一個傳說,是嫦娥奔月。
我很喜歡中秋節(jié),真希望每天都是中秋節(jié)啊!
中秋節(jié)習俗作文2
中秋節(jié)到了!月亮圓圓的!家家的燈光都很亮,周圍的環(huán)境非常的暗,但到處都有人.歡笑聲早已打破了寂寞的環(huán)境!
中秋節(jié)是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節(jié),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也稱仲秋節(jié)、團圓節(jié)、八月節(jié)等,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shù)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流行于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鄰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歷),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jié)。又因此夜浩月當空,民間多于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jié).中秋節(jié)起源于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抖Y記》中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兩漢時已具雛形,唐時,中秋賞月之俗始盛行,并定為中秋節(jié)。歐陽詹于《長安玩月詩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終;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則寒暑均,取于月數(shù),則蟾魂圓,故曰中秋。”
在這古老傳統(tǒng)的影響下我國一直有這樣的習俗每到中秋家家戶戶都吃團圓飯,讓許多親朋好友在于今日又聚集在了一起,這是一件多么令人激動的事情.這讓許多在外地的人們又回到了溫暖的家,享受到了家的溫馨自古至今有多少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常年在外這使得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人們的”悲歡離合”這又讓多少人痛心!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這都是千古絕唱!許多游子不都是用月來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深深的感情、對親人的關懷與思念嗎!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拜月亭”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望月樓”的古跡。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現(xiàn)在不也是有大多數(shù)部分的人圍坐在桌前”吃餅賞月”嗎!
中秋節(jié)習俗作文3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我最喜歡過中秋節(jié)。到了中秋節(jié),人們都會賞月、吃月餅。
農歷八月十五的晚上,我們帶了一些水果和月餅上天臺,一邊吃,一邊欣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小朋友帶著燈籠到處跑,玩捉迷藏,可開心了!
媽媽告訴我,中秋節(jié)有個傳說——嫦娥奔月。相傳古時候有十個太陽,曬得民不聊生,一個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的名聲越來越大,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為了不讓蓬蒙得到不死藥,嫦娥自己吃下,飛上月亮成仙。后羿為了紀念嫦娥,就對月亮拜祭,從此就有了中秋賞月的習俗。
我聽了這個傳說,覺得中秋節(jié)更美了!我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還有燒烤,其樂融融!
中秋節(jié)習俗作文4
中秋節(jié)是一個特別的節(jié)日,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jié)日。
中秋節(jié)的那天晚上,我們在家燒烤、賞月、吃月餅。我燒了一點東西,搬上天臺去,還搬了桌子和椅子,和一些水果和月餅。然后爸爸媽媽上來了,我們一邊吃東西,一邊欣賞著又大又圓的月亮。
我對媽媽說:“媽媽,你說說后羿射日的故事吧!”媽媽說:“好吧!”于是,媽媽說了起來,她說:“傳說,古代的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同時出現(xiàn),曬死了莊稼,人們不能生活。然后,一個叫后羿的英雄,力氣非常大。他很同情痛苦的人民,就爬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升起,按時降落。后羿他為人民造福。”接著,媽媽又說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我非常喜歡中秋節(jié),因為我喜歡燒烤、吃月餅,也非常賞月。
中秋節(jié)習俗作文5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jié)的第二大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jié)、仲秋節(jié)、八月節(jié)、八月會、追月節(jié)、玩月節(jié)、拜月節(jié)、女兒節(jié)或團圓節(jié),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jié)”。
據(jù)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jié)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jù)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jié)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jié)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