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奉獻的議論文素材
高中語文議論文素材(1):事實論證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怎樣活著才算有意義?活著為自己還是活著為他人?這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一曲《愛的奉獻》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為它唱出了大家共同的心聲.奉獻與索取是一對矛盾,一心索取的人,貪欲永遠得不到滿足,再者,沒有別人的奉獻,自己又能索取什么?
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有一分熱放一分光”,是“我為人人”.奉獻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熱情,是一中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無價的生命.因為有人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前進.奉獻者收獲的是一種幸福,一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
諾貝爾的永恒奉獻
諾貝爾是安全炸藥和無煙火藥的發(fā)明人.他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研制炸藥上.研制成功后,贏得了大量專利權,積累了許多財富.1896年,諾貝爾逝世前決定把3300萬克朗作為基金,用每年的利息,他獎給世界上杰出人物,促進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服在遺囑中說:“這獎金不論國籍、人種和語言,只發(fā)給確實對人類有不可磨滅的貢獻的人.”諾貝爾為科學奉獻了一生,諾貝爾獎則永遠地促進科學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達爾文心系造福事人類
達爾亠的后半生體弱多病,仍然堅持實驗和著書.他曾說:“對于科學的熱心使我忘卻,或者趕走了我日常的不適.”1882年4月19日,達爾文病逝.他在自傳中寫過這樣一段話:“我曾不斷地追隨科學,并且把我的一生,獻給了科學,我相信我這樣倚靠是正確的,所以不會感到悔恨,但使我感到遺憾的是:我沒有使人類得到直接的好處.”這些話充分表現(xiàn)了達爾文造福人類的偉大抱負.
把一生獻給科學
鐳的發(fā)明者、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居里夫人一生忠于科學,厭惡金錢和榮譽,她把所得的獎金絕大部分用于科學實驗及贈送給貧窮的學生和需要幫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結果毫無保留地公之于眾,而不接受當時可謀取巨富的專利權.在社會授予她的榮譽面前,居里夫人只有一句話:“在科學上我們應該注意事,而不應該注意人.”
高中語文議論文素材(2):理論論證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在人生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魯訊)
人生價值的大小是以人們對社會貢獻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一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即使我們是一支蠟燭,也應該“蠟炬成灰淚始干”;即使我們只是一根火柴,也要在關鍵時刻有著一次閃耀;即使我們是死后尸骨都腐爛了,也要變成磷火在荒野中燃燒.(艾青)中國應當對于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毛澤東)你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里拿齲(高爾基)
希望你們年輕一代,刀能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凡是為人民解放事業(yè)而奮斗的,或是為捍衛(wèi)一個偉大真理而忍受窮苦的人們,才是英雄.(荷馬·馬蒂)
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達到自身的完美.(馬克思)
一個只顧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羅斯金)
魯訊——牛
魯訊先生曾說過:“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血.”他又在一首詩中寫道:“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法拉第——燭
物理學家萬克爾·法拉第一生勤奮,對實用電學的三大分支都作了貢獻,并在晚年寫成《電學的實驗研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科學遺產(chǎn).他希望自己:“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一分熱,發(fā)一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居里夫人——蟬
“鐳的母親”居里夫人獻身科學,是世界上唯一兩次獲諾貝爾獎金的科學家.她很贊賞蠶的精神:“那些蠶細心地工作著,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動;我看著它們,覺得我跟它們是異物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