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故事(10篇)
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那么一起看看成語故事有哪些吧!下面給大家分享經典成語故事(10篇),歡迎閱讀!
經典成語故事篇1
坐井觀天
蛙坐井中,終日沉醉于頭頂上一方藍天的美景。于是“井底之蛙”便被人譏笑為眼光狹小、見識淺薄者。但我想,坐井觀天未嘗不可,因為它是跳出井外,觀賞浩瀚星河的基礎。
試想,蛙既然能靜心于井底觀天,天長日久,必定會對眼前那方藍天中星轉斗移、日月變更熟諳無比。這無疑為它將來面對廣闊無際的天空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相反的,若蛙毫無思想準備,一開始就置身于廣闊的天空之下,難免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
【出處】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p>
【釋讀】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見識少。
經典成語故事篇2
釜底游魚
東漢順帝時,皇上無視宦官為惡,放任外戚專權。很多人無才無德,本來就是草包一個,只是因為能阿諛奉承,討好皇帝,或是家里有漂亮的姑娘做了后妃貴人,便可以全家跟著享受富貴?;噬系纳磉?,王侯結隊,侍從成群。官吏則整天想的是巧取豪奪、中飽私囊。在朝廷的欺壓盤剝下,百姓生活的艱難困苦就可想而知了。
廣陵人張嬰,不堪忍受殘酷的暴政,發(fā)動群眾舉起了義旗。義軍們殺刺史,斬富豪,劫庫府,濟貧民,縱橫揚州、徐州一帶幾十年。朝廷對此感到十分棘手,更令郡守膽寒心驚。
當時朝中有一位侍御史,名叫張綱。此人廉潔剛正,多次上書,痛陳時弊,請求誅殺違法犯罪的大臣,削減朝廷的費用開支。皇上對他十分頭疼,許多貪贓枉法的奸佞之臣更是恨他恨得咬牙切齒。于是,當時一個權傾朝野的外戚——皇后的兄長、大將軍梁冀便想了個好辦法,他串通幾個當權人物跟皇上上奏說,派張綱去做廣陵太守,讓他平息人民的,企圖用這件事情加害于他。
以前別人被派去光陵的時候,臨行時都反復要求多派兵馬。張綱此去,卻要單車獨行,僅帶著十幾名吏卒。到了廣陵,張綱徑直來到張嬰的大營,好言好語,請求會見軍中頭領。張嬰起初十分驚訝,后來看到來的人特別誠懇,便出來相見。張綱請張嬰坐上座,張嬰也不推辭。張嬰坐下來冷冷地問道:“太守大人屈尊來到賊營,不知有何見教?”
張綱立刻站起身來,一邊打躬施禮,一邊說:“將軍何出此言?下官辦事不周,不恤民情,上愧卓恩,下愧百姓,以至于陷民于水火之中。俗話說,‘’,將軍體恤鄉(xiāng)民疾苦,挺身赴險,實在是出于萬不得已。而將軍清廉自律,行俠仗義之舉,實令下官敬佩不已?!?/p>
張綱的這一番話,出乎張嬰的意料,他急忙站起來賠禮,激動地說:“太守早來十年,我張嬰怎么會像現在這樣?我是個草莽之人,不知禮儀,更無法結交朝廷。我也知道,我們這些人都是鍋里的游魚,茍延殘喘而已,哪里會活得長久?只是想到,橫豎都沒有出路,鬧一天算一天吧。今天大人到此,就請您給我指點迷津吧!”
張綱就這樣用安撫的辦法,不動一兵一卒,經過與張嬰反復協(xié)商,妥善處置,終于平息了廣陵的。
經典成語故事篇3
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今天,我看了一本書,叫《成語故事》。讀了幾篇后,我深有感觸,里面有些人令我覺得好笑,也有些人可以成為我的榜樣,是我受益匪淺。我來給你們講幾個吧!
⒈杯弓蛇影。
這個故事大致是說一位名叫杜宣的主薄誤把映入杯中的弓當成了蛇,但那是縣令請他喝酒,他不敢不飲,只能硬著頭皮把酒喝了下去,最后產生了心病,總覺得肚子疼,什么藥都沒用。這則故事比喻的是一個人因產生錯覺而疑神疑鬼,自己嚇自己。我覺得其實我們也是這樣,看完恐怖片,總感覺背后或身邊有什么,心情也變得十分慌張,所以,不管遇上什么事都要心平氣和的去面對,這樣才不會被所謂的“鬼”嚇到
⒉拔苗助長
這則故事主要講的是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宋國的農夫,他擔心自己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去看,幾天過去了,禾苗似乎一點都沒有長高,他心急如焚。一天,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便立刻沖進田里,把禾苗一顆顆的拔高了許多,經過一天的時間,他終于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了一大截?;氐郊遥麣獯跤醯卣f:“今天累死我了,我?guī)秃堂缍奸L高了一大截。”他兒子聽后,急忙跑向田地,一看!果然,禾苗全都枯死了。這個故事給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好笑,農夫破壞了禾苗的生長規(guī)律,硬是把它們都拉高,結果卻聰明反被聰明誤,禾苗全枯死了,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定不能不顧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果強求速成,反而會把事情搞砸。
一片片沉甸甸的故事,充滿著一個文化人對祖國歷史所做的智者的反思,是那么深沉…………
經典成語故事篇4
余音繞梁
我國古時有一位善歌者韓娥,韓國人。一次她經過齊國,因路費用盡,便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屬山東)的雍門賣唱籌資。韓娥聲音清脆嘹亮,婉轉悠揚,十分動人。這次演唱,轟動全城。唱完以后,聽眾還聚在雍門,徘徊留戀,不肯散去。有人便到旅店去找韓娥,請她再來演唱。
可是旅店老板卻對韓娥很不禮貌,韓娥忍不住放聲大哭??蘼暠瘋喑?,附近居民,都被感動得流下淚來。由于韓娥的歌聲,婉轉動聽,唱完以后兩三天,似乎還有遺留的歌聲,在屋梁間繚繞飄蕩,一連三天,大家都難過得吃不下飯。當人們聽說韓娥已經出城離去時,立刻派人去追,苦苦挽留。韓娥不便違拗百姓的要求,便回來為大家繼續(xù)演唱了一次。聽眾很高興,幾天來的悲傷情緒一掃而空。 《列子·湯問》在描寫這一情節(jié)時說“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從此,人們稱贊歌聲或音樂的美妙,余音不絕,就常用“繞梁三日”來比喻。
【出處】《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釋讀】形容歌聲優(yōu)美,給人留下難忘的印象。
經典成語故事篇5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漢獻帝時,曹操獨攬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次,曹操率領大軍南征劉備、孫權,孔融(孔子后代)反對,勸曹操停止出兵。曹操不聽,孔融便在背地里發(fā)了幾句牢騷。御史大夫郄慮平時與孔融不睦,得知這個情況后,便加油添酷地向曹操報告,并挑撥道:“孔融一向就瞧不起您?!薄岸[衡對您無理謾罵,完全是孔融指使的。”曹操一聽,大怒,當即下令將孔融全家抓起來一并處死。
孔融被捕時,家中里里外外的人一個個害怕得不行,但是他的兩個八、九歲的孩子卻在那兒玩琢釘的游戲,沒有一點惶恐的樣子。家人以為孩子不懂事,大禍臨頭還不知道,便偷偷地叫他們趕快逃跑。孔融也對執(zhí)行逮捕任務的使者懇求說:“我希望只加罪于我本人,兩個孩子能不能保全?”不料兩個孩子竟不慌不忙地說:“爸爸,你不要懇求了,他們不會放過我們的,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懇求有什么用?”結果,兩個孩子從容不迫地和父親一起被抓去處死。
后人即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作成語用,比喻整體遭殃,個體(或部分)亦不能保全。
經典成語故事篇6
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毛遂自薦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p>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后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為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干嗎?”毛遂見楚王發(fā)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么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后,待毛遂為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p>
【釋讀】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經典成語故事篇7
發(fā)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一天,楚國某縣尹問孔夫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夫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fā),縣尹只得怏怏而回??追蜃拥弥?,很不高興,怨道:你為什么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fā)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涂啊,現在我終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孔夫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冉求是孔夫子弟子,在朝中干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夫子請教,孔夫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于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夫子對眾徒發(fā)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系如何?你有硬梆梆的后臺嗎?你的朋友多嗎?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借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為盜??追蜃酉胗握f盜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夫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著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著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后,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鉆營,虛偽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為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當時孔夫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為最美妙的音樂[韶]。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后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著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夫子對于音樂入迷的情況。后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著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夫子的地位相當于下大夫??追蜃邮莻€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xiāng),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于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夫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子路,孔夫子的弟子,為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夫子的大忌——仁??追蜃幼匀徊幌矚g,又不便發(fā)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為何要在我家彈瑟啊?無聊!孔夫子的眾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tài)度,越來越鄙視他。
經典成語故事篇8
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許以如晉楚發(fā)生戰(zhàn)爭晉軍退避三舍。后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zhí)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fā)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經典成語故事篇9
一鼓作氣
春秋時期,齊國恃強凌弱攻打魯國,魯莊公率軍迎敵,兩軍相遇,齊軍擂起戰(zhàn)鼓,而魯軍在曹劌的帶領下沒有擂鼓。齊軍第三次擂鼓時士氣已經低落,魯軍才第一次擂鼓。魯軍靠的就是一鼓作氣的士氣以少勝多,打敗了齊軍。
經典成語故事篇10
暗度陳倉
秦末項羽滅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誰先攻入咸陽的人為王的約定,劉邦極為不滿,領兵進入四川,沿途燒了巴蜀的棧道,封為漢王,劉邦得到韓信的幫助,明里在修棧道,背地繞道輕取項羽的大將章邯,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約法三章
秦末,劉邦帶領義軍駐軍霸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劉邦攻占咸陽。為了得到百姓的支持,他又退守霸上,召集關中一帶的領袖開會,宣布廢除秦朝的酷刑,為了維護地方安定,同時與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